• 首页
  • 杠杆炒股
  • 炒股配资软件
  • 股票配资平台
  • 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 数字化与养老金融:求解银行财富管理“双降”

    发布日期:2024-08-17 15:27    点击次数:180

      文/杨希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2023年至2024年,对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转型来说,不是一个收获的“好年景”。受宏观环境、市场因素影响,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条线面临着“增规模不增利润”困境,甚至还有银行面临着客户资产规模、中收“双降”的局面。

      逆境求存。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转型之路并未因环境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变革与升级仍在持续。这不仅体现在财富管理行业在技术层面的创新和进步,也反映了行业在服务理念、市场拓展、规范化建设和应对挑战方面的全面升级。

      回顾过去一年,21世纪资管研究院从银行财富管理转型的路径中提炼出了两个关键词,即数字化与养老金融。过去一年里,财富管理行业朝着专业化与技术驱动的方向不断发展,做深客户分层,做细服务架构;同时,结合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总体要求,在养老金融领域积极探索。

      探索数字化赋能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脚步不停,以头部商业银行为代表,每年在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均占营收的一定比例。在财富管理条线,数字化转型也在积极开展。包括数字平台的建设与优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应用、大数据分析等等。总体来看,商业银行正努力通过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无缝的财富管理体验。

      首先是对客户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同时形成相对智能的资产配置体系。

      譬如,在2023年度报告中,工商银行表示,该行围绕价值提升,推动资产“智能化”配置。一是持续迭代“智慧大脑”策略功能。2023年“智慧大脑”策略服务触达客户2亿户,直接促成客户购买重点产品1.87万亿元,成交额是2022年的2.14倍。二是完善“智能资产配置”服务体系。加速资产诊断、资产规划功能迭代升级,重构子女教育、养老规划及大额支出等场景模型,打造一站式、个性化资产配置服务平台。2023年,该行智能资产配置服务客户近600万户,推动服务客户AUM增长超4400亿元,促成产品成交约5000亿元。

      招商银行方面表示,该行加快从“线上零售”向“数智零售”转型升级,构建智慧财富引擎、智慧客服引擎,沉淀数字化能力。招行通过App进一步整合人工智能、智能客服、远程顾问能力,焕新推出智能财富助理“小招”,提供财务分析、选品策略、市场观点、收益分析等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和个性化、定制化顾问服务。财富管理升级财富Alpha+平台,实现投研选品、投后管理全流程数智化,深度赋能关键岗位专业度提升。

      事实上,大部分大型商业银行都在做类似数据挖掘和提升工作。相比中小银行,大型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客户数据。通过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银行可以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和需求,进而通过这些信息推算出适合客户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走热之后,财富管理领域也在高度关注AI和机器学习的应用进展。

      可以观察到的是,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利用AI和机器学习技术来提供个性化的财富管理建议。通过分析客户的行为、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这些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譬如,北京银行表示,该行正前瞻打造“AI驱动的商业银行”,积极布局“大模型+小模型”驱动的新一代金融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形成代码生成、代码注释等基础应用场景,同时面向理财经理、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综合柜员、远程客服等岗位角色,部署“北银投顾”“智能客服”等问答机器人,大幅提升员工工作效能。

      北京银行认为,AI人工智能技术在释放银行员工生产力、创造力的同时,基于AI大模型技术能够有效地解析和利用大量数据的能力,对于推动智能拓客,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建议、投资咨询、市场趋势预测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总体来看,银行财富管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转型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也为银行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不过,仍然需要关注转型过程中的技术挑战、监管适应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发力养老金融

      养老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福祉,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转型与养老金融的契合之处在于目标与方向:财富管理能够服务居民的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长期的财富保值增值,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养老金融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譬如,中信银行此前在财富管理领域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财务规划配置方法——“三分四步法”,建议投资者按照“收支平衡、风险预防、养老规划、长钱投资”四个步骤做好资产配置,并根据投资者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求,提出“Z世代”“中生代”“银发代”人群的差异化财务规划方案。

      作为中信集团综合金融服务板块发展的平台和主体,中信金控2022年成立“养老金工作室”“年金工作室”,2023年将“养老金工作室”升级为“养老金融工作室”,负责牵头统筹金控各子公司养老金融业务协同发展,秘书处设在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负责协同成员单位建立养老生态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银行业对养老金融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譬如,建设银行在2023年末发布“1314”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就不仅仅将养老金融限定在个人金融板块,而是扩大至资金资管、公司、个人金融板块等。

      建设银行将养老金融划分为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金融生态四个部分。其中,养老金金融指以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以个人商业养老金为第三支柱;养老产业金融指金融机构面向养老产业提供信贷、投资等服务的金融活动;养老服务金融指建设养老服务平台,整合集团权益赋能客户营销;养老金融生态指聚合A(资管保险等投资机构)、B(企业)、C(个人)、G(政府)端客户和需求。

      从更高和更宽视角来看,国有大行拓宽了养老金融在财富管理领域的运行模式,形成了“客户储备养老金——养老金投资养老产业——养老产业增加养老服务——养老服务对接客户养老资金使用”的良性循环。这样的探索对财富管理服务养老金融来说,也有更多的参考意义。

      总体而言,商业银行正通过养老金融方面的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养老需求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这也将为银行自身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